杨梅种子如何处理才能发芽(如何才能种出优质的杨梅)
杨梅是一种喜湿并且可以耐阴凉的作物,它们的根茎比较发达,树冠也很大。杨梅喜欢生长在有坡度的地方,所以一般选择种植在交通便利的山地或者是丘陵上面。
在种植之前需要对杨梅进行育苗,杨梅的种子挑选要注意选择野生或者是强壮的树种种子,这样的种子出芽率会大大的增加。
挑选没有皱纹、光泽度好、颗粒饱满的种植,挑选的时候用手轻轻的按压一下,对于干瘪的畸形的种子要去除掉。
挑选完杨梅种子之后使用沙子把杨梅的种子堆起来畸形沤制,沙堆的厚度大约为30~40cm,在沤制的过程中要注意每天的早上和晚上要各翻动一次沙堆,环境温度要保持在25~30度左右。
大约5~6天之后,把沤制完成的种子洗干净,然后放在阴凉的地方进行自然的风干,要注意种子不能进行暴晒。在播种之前要先使用多菌灵浸泡种子半个小时。
杨梅种子的育苗地要选择在土壤肥厚光照充足的微酸性环境下面种植为宜。
在进行播种之前需要先给土壤施加一层底肥,每亩地施加3~5kg的辛硫磷等对于土壤进行消毒,然后翻耕土堆,整理出一个畦,畦的宽度为1~1.5m高度为15~20cm。
播种的时候把种子均匀的铺撒在苗床上面,一平方米的种子密度为1.2~1.5kg,然后稍微把土壤压实一些,再覆盖上一层1~2cm的细土,最后盖上稻草,这样不仅能保持土壤的温度湿度,还可以防治土壤结块。
等到杨梅的幼苗长出来之后,要及时的把覆盖的稻草去除掉,等到幼苗的高度达到8cm左右的时候,这个时候杨梅的根系还没有很发达,所以要注意幼苗的防风保暖。
等到杨梅的小苗生长到4~5到叶片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移植栽种了。
植株的行距要保持在20cm左右,每一个植株的距离保持在6cm,每亩种植的密度为2.5w株左右,在种植完之后要浇一些水,确保杨梅的根茎各土壤可以密集的连接。
等到移植的幼苗成活之后需要施加一些尿素水或者是腐熟农家肥作为幼苗的肥料。在杨梅幼树的时期肥料的追加一般以氮肥、磷肥和钾肥为主。
在杨梅树第一次萌芽的时候,需要给杨梅树施加一次肥料,每株施加1kg硫酸钾和0.2kg尿素,然后施加完成之后覆盖上一层土。
在杨梅果实达到发育时期的时候需要给杨梅树施加一些叶面肥,可以使用磷酸二氢钾或者是硫酸钾。
在杨梅树生长的过程中对于果树的修剪也很重要,一般杨梅树的形状以自然的圆形为主。
对于杨梅树萌发的新枝梢,一般留下3~4个生长比较健壮的枝叶,主枝叶上面留下2~3个副枝叶,对于成年树的修建主要是要调节杨梅树的群体结构。
杨梅的抵抗力比较好,所以一般在生长过程中很到发生病害,但是对于杨梅树病害的预防工作也要做好。及时修剪掉病叶枯枝,对于果园里面掉落的枝叶和地上的杂草要及时的深埋或者是烧毁掉。
对于杨梅的肿瘤病可以使用小刀先消除掉病枝的瘤口,然后在伤口上面涂抹一些抗菌剂。杨梅的褐斑病可以使用多菌灵在树冠上面进行喷洒,可以有效的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