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见是什么水果的别称(为什么春见会卖得这么火爆)

5251 庾韫素
摘要:耙耙柑的学名叫“春见”,之所以叫耙耙柑是因为“耙”音同“趴”,是四川话“柔软”的意思。耙耙柑因其外皮柔软易剥、果肉脆嫩多汁而获得这个爱称。耙耙柑是1979年日本国静冈县果树试验场以清见桔橙和F-2432椪柑杂交育成的最新品种。

每年的春节,四川地区家家户户的桌子上,几乎都有一堆金色硕大的果子。

它的外观看起来像橙子也像桔子,外皮橙黄色,非常柔软就连几岁的小孩子也能轻易剥开。里面的果肉为橙色,肉质脆嫩,柔软多汁,非常甜美。

这就是四川独有的一种橙橘——耙耙柑

下面小编会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耙耙柑会卖得这么火爆?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耙耙柑畅销的神秘面纱,希望能够对农业人有所启发!

一、耙耙柑为何热销?

1、名字由来:

耙耙柑的学名叫“春见”,之所以叫耙耙柑是因为“耙”音同“趴”,是四川话“柔软”的意思。耙耙柑因其外皮柔软易剥、果肉脆嫩多汁而获得这个爱称。

2、品种由来:

耙耙柑是1979年日本国静冈县果树试验场以清见桔橙和F-2432椪柑杂交育成的最新品种。在2001年被中国柑橘研究所引进,广泛种植于四川等地。

3、一枝独秀:

耙耙柑成熟期在隆冬12月到1月,是罕见的冬桔。大家都知道冬季的水果种类比较少,而耙耙柑又在这个季节大量上市。而且上市的时期又接近我们中国的春节,大家都知道春节又是水果大量消耗的时候。

在最缺水果的时节,遇上大量上市的“耙耙柑”,一旦遭遇,如同天雷勾动地火,一发不可收拾!这也是耙耙柑畅销之一。

4、味道独特:

耙耙柑果肉细腻,汁水丰盈,除了不上火外,耙耙柑细嫩无渣,以及独特的爆珠口感也使它更受欢迎!

果肉中那一颗颗果粒被果汁撑得饱满圆润,含在嘴里像温润的佛珠。轻咬之下,果粒会像炸弹般在口中粒粒爆开,飞溅的果汁与耙耙柑的清香会马上铺满整个口腔。

很多人这样形容它的口感:在春节安逸的家中,打开一颗柑橘(耙耙柑),轻放在嘴里,屋外满天的烟花仿佛在口中引爆绽放!

二、哪儿的耙耙柑最好吃

我国种植耙耙柑的地区很多,但四川盆地的丘陵地形是最适合耙耙柑生长的,尤其被誉为“中国橙橘之乡”的四川眉山丹棱。

这里种植出产的耙耙柑,是其他产地没法相比的。2013年4月15日,农业部正式批准“丹棱桔橙”成为地理标志性产品。

丹棱县隶属四川省眉山市,位于川西平原的西南边缘,低山及丘陵占60%以上。产区内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日照时数1140.3小时,全年气温都在9度以上。

这里的土壤以黄土为主,有机质含量丰富,肥力高,是全国晚熟、极晚熟柑橘最适宜的产区。

由于绝佳的地理条件,丹棱县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发展水果产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比较早,水果产业也成为了该县农业支柱产业。

2018年,丹棱桔橙的种植总面积超过16万亩,产值突破26.6亿元。这样规模的产值,与丹棱县历来重视水果产业的持续性发展、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种植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拥有得天独厚种植条件的耙耙柑,加上丹棱政府的大力支持,“天时地利人和”占尽的耙耙柑,难怪那么好吃!而且很早就远销俄罗斯和东南亚各国,收获了一大帮粉丝。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