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线和子线的区别(主线与子线的不同)

7259 佴若彤
摘要:台钓都是主子线搭配,一般情况下主线要比子线大。这样在中鱼不慎拔河或挂底时,断的是更换相对方便的子线,而不是比较麻烦的主线。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主线一定要比子线大。有时在野钓大鱼时,反过来子线比主线大,却要更为实用。

台钓都是主子线搭配,一般情况下主线要比子线大。这样在中鱼不慎拔河或挂底时,断的是更换相对方便的子线,而不是比较麻烦的主线。

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主线一定要比子线大。有时在野钓大鱼时,反过来子线比主线大,却要更为实用。

原因就在子线的“强度”和“结节”上面。

现在的子线讲究的是柔软度,因为鱼吞饵时好入口。市面上任意一款子线的包装说明,都以“柔软”二字为最大的卖点。实际使用中又确实比较柔软,最起码相对主线来说,要软一些。

但柔软的同时,它的强度也就是拉力,就会下降不小,至少相比同样线径大小的主线要小。别看它包装上的号称,柔软又不失强劲的拉力,那是一种商业噱头,不可轻信。

虽然不排除某些做得好的品牌,但事实上就是“柔化处理后的鱼线,其拉力永远比相同线径的主线要小”。硬了才够力,这是常理,也是事实上的技术所限,这个是反不过来的,从主线和子线的手感上就能感觉到。

本身子线比主线拉力小,台钓主线又比子线大,钓些鲫鱼还没有什么问题,但钓大鱼时就会频繁切子线。特别是野钓守大物时,子线比主线小了,就会出问题。

由于野钓水环境相对复杂,有时会够着钓,打满竿的情况不在少数。而满竿后抬竿刺鱼就容易秒切子线,野钓资源稀少,切线跑鱼大家都会觉得可惜。

这种情况下,你把子线加大甚至和主线一样大时,由于满竿状态,而此时子线的拉力仍低于相同相径的主线,还是仍然会切掉子线,而且多半都是断在绑钩处。

因为野钓守大物,你会把钩子绑得挺牢实,生怕中鱼时钩绑不牢,鱼嘴上多了样东西,而子线上只剩下几个空圈圈。而绑得牢就得加力紧线,紧线时手法再娴熟再小心,“结节”处都会对子线有所伤害,只是程度大小的问题,没人能避免得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时候都是满竿状态,可以通过竿的调性,和娴熟的遛鱼手法擒获大物。但是野钓地形不比坑塘,有时难免会脚底打滑什么的,手一松还是会拔河切掉拉力较弱的子线。

就算运气不会那么背稳住了,如果中的是尾巨物,僵持中它发力头一扭,转身时扭的就是你的子线,受力点正好就在绑钩处。

加上子线在整个钓鱼过程中遇到的状况最多,比如抄鱼时缠住了抄网后打卷、轻度挂底后的扯动和饵料的腐蚀等,都会无形中降低它的拉力强度。而你又不可能每次都更换新子线,这样既不经济也不符合常理,毕竟野钓休闲为主,不比职业钓手或竞技拿名次。

明白上述原因后,再把你的子线加大,超过主线的线径,切线跑鱼的机率会大幅降低,野钓大物时也更经济更实用。

不用担心子线比主线大就会切主线,只要不比主线大太多,就完全不会倒过来切掉主线。

首先整条主线比子线长太多,线越长拉力越大,这是其一。其次是主线上的结节处打结时相对子线绑钩要简单,同时作钓过程中的触碰次数也少,基本处于长时间的直立状态,没有子线那么频繁弯曲。

就算挂底了加力扯动下,由于主线长断的基本都是子线,而不是更换麻烦的主线。

虽然主子线各有两个结点,但子线上的绑钩结点,才是整个台钓线组相对最为脆弱的地方,十次切线有九次都是断在那个点。

但也不要比主线大太多,超过1个号基本就可以了,视鱼体的大小来决定。鱼不是太大的话,主子一样大小即可,因为子线过大柔软度会相对降低,反应在它的应力弯曲弧度上,影响鱼在吸水底饵料时的上扬顺畅度。大鱼口大吸力强可稍大些,反之应相对小些。

除了通线到底,和个体不大的鱼,台钓方法在野钓大鱼中,由于主子线两者的性能差异,子线比主线用得大些,反而要更实用。

相关文章

    鱼钩线与主线的绑法(鱼钩线与主线的正确绑法)

    鱼钩线与主线的绑法(鱼钩线与主线的正确绑法)

    势勤 5040

    为难与难为的区别(为难和难为的差异)

    为难与难为的区别(为难和难为的差异)

    佴若彤 7198

    临近和邻近的区别(临近和邻近的差异)

    临近和邻近的区别(临近和邻近的差异)

    杭梦露 7417

    中职高职区别(了解中职和高职的区别)

    中职高职区别(了解中职和高职的区别)

    旅蕾 7723

    丞相与宰相的区别(丞相与宰相的差异)

    丞相与宰相的区别(丞相与宰相的差异)

    但元灵 7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