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考与显考的区别(先考和显考的异异)

6838 完若星
摘要:“先考”与“显考”的使用范围,根据时代的不同,有一些明显的区别。除了上述总结的三个方面以外,它们在使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地区不同,殡葬文化就有差别,因此,我们切不可完全生搬硬套。要因地制宜,灵活掌握,灵活运用。

“先考”与“显考”,是我国殡葬文化中常见的两个称谓名词,其意是对已逝父亲的尊称。表面上看,它们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在表情达意上,却有着一定的差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区别。

首先,“先考”与“显考”两种称谓,在起源上存在先后之分

据考证,“考”一词作为对父亲的称呼,最早见于《礼记·曲礼下》:

“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意思是在生的时候,人们把父亲称为“父亲”,母亲称为“母亲”,妻子称为“妻子”。如果他们死了,就把父亲称为“考”,把母亲称为“妣”,把妻子称为“嫔”。

那么,古人为什么把逝世的父亲称为“考”,把逝世的母亲称为“妣”呢?

汉代大学问家郑玄对此进行了考证,他认为:“考,成也,言其德行之成也;妣之言媲也,媲于考也。”

意思是:考就是成功,父亲虽说是死了,但他的德行成功了。妣的意思是媲美,母亲虽然死了,但她的功劳与父亲是一样的。

而“先”,则是对死去之人的一种尊称。如东汉王充的《论衡· 四讳》:“死亡谓之先。”

意即“先”是“亡”的讳称。因此,“先考”之意,就是对已故父母的一种尊称。如唐代张九龄 《追赠祭文》:“谨以醢脯庶羞之奠,敢昭告于先考先妣之灵。”文中的“先考先妣”,即指去世的父母。

相反,“显考”一词,作为对去世的父亲的尊称,在起源上则要晚一些。因为该词最早的意思是对已故高祖的尊称。

如《礼记· 祭法》:“故王立七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皆月祭之。”

唐代孔颖达对此的解释是:“曰显考庙者,高祖也。” 意思是这里讲的“显考”,指的是高祖。

那么,什么时候“显考”才作为对已逝父亲的尊称呢?答案是元朝。

如在清代大臣、学者、藏书家徐乾学所著的《读礼通考·神主》中,有这样的记载:

“古人于祖、考及妣之上,皆加一皇字,逮元大德朝始诏改皇为显,以士庶不得称皇也。不知皇之取义,美也,大也,初非取君字之义。”

翻译一下就是:古人对于已逝的祖父、父亲、母亲,均在前面加上一个“皇”字,但到了元朝大德年间,朝廷开始下诏改“皇”字为“显”字,认为一般的士代夫和老百姓不能称“皇”字。

实际上,他们不知道“皇”字的意思。“皇”的本意是美好、宏大的意思,并不是皇上君主之意。

因此,综上可知,表达对已逝父亲的尊称之意,“先考”一词要早于“显考”。

其次,“先考”与“显考”两种称谓,在语义上存在明显差异

“先”,据《说文解字》解释,它是一个会意字,意即“脚走在人的前面”,用来形容时间或次序上比别人快。后来引申为对死去之人的尊称。如“先人”,“先贤”,“先哲”、“先父”等。语义比较中肯,语气比较含蓄、委婉。

又如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行莫丑于辱先”。意即没有比侮辱先人的行为更丑了。

宋代苏洵《六国论》:“思厥先祖父”。意即想想他们的祖辈父辈。

而“显”字,据《说文解字》的解释,该字源于西周时期的金文,也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人们在日光下看丝,一定会看得清楚、明白。其本义是明显,作形容词。引申作动词,则指表现、露出。又引申为“有名气、有权势”,“高贵”而“显赫”。语义鲜明,感情色彩十分强烈。

如《尔雅》:“显,见也”。意即“显”,是明显看得见之意。

明代张溥《五人墓碑记》:“高爵显位”。即优厚的待遇,显要的职位。

由此可见,“先”字的语义中肯,语气柔和、委婉。“显”字的语义鲜明,语气强烈。

最后,“先考”与“显考”两种称谓,在使用范围上存在明显不同

一是元代以前,“先考”的称谓,可广泛用于各阶层对已故父亲的尊称。

如屈原《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

意即我是高阳氏的后代,我父亲名叫伯庸。这里的“皇考”,跟“先考”是一个意思。“皇”不是“皇帝”之意,而是一个象形字,形容灯火辉煌,是“美好”、“宏大”的意思。

又如《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魏》:“先考授以礼经。”即先父曾经把礼经传授给我。

金代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莺莺 虽是箇女孩儿,孝顺别人卒难学,礼拜无休,追荐亡灵,救拔先考。”此句中的“先考”,即指去世的父亲。

从以上的典故可以看出,屈原作为士代夫称已逝之父为“先考”,普通的老百姓崔莺莺也可称先父为“先考”。“先考”的使用,是没有门第等级的。

二是元代以后,普通老百姓多用“先考”一词,而士代夫等豪门显贵一族,则多用“显考”之称。

前者如明代马愈 《马氏日抄·牌额》:“二卿为之弗安,问于先考府君。”

意即两人内心不安,只好向先人跪拜问计。这是普通老百姓使用“先考”的例子。

又如《红楼梦》里,贾母给初来的林黛玉介绍李纨时,曾说她是“先珠大嫂子”,意思就是亡故的表兄贾珠家的嫂子。“先”,即是亡故之意。

后者如明代袁可立《明故乡进士山东费县知县张家瑞行状附志铭》:“明故乡进士任山东费县知县显考张公,配孺人唐氏、焦氏、崔氏。”

这是袁可立为明朝进士张家瑞写的行状,张志瑞当过县令,娶三房妻子,所以称之为“显考”。这是士代夫一族使用“显考”的例子。

三是明清以后,对“显考”一词的使用规则,要求越来越复杂。综观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逝者没有长辈在世,本人已是最长者。

第二:逝者年龄需满甲子,即六十周岁,福寿圆满。

第三:逝世时已有孙辈在堂,后继有人。

第四:逝者享有一定的功名俸禄,德高望重。

只有满足了以上条件,方能在发丧或墓上写“显考”一词。如果没有满足以上条件,则只能称“先考”。可见“显考”一词,后来已转化成有身份、有能力、有家势、有声望的象征。

不过,到了民国以后,“先考”与“显考”之间的区别又开始模糊起来。在我国农村,老父逝世三年后,一般开始给其立碑,碑文上如果要写“显考”二字,只要没有比死者辈份更大的人健在,则由当事人说了算。“显考”的等级色彩已经淡化。

总之,“先考”与“显考”的使用范围,根据时代的不同,有一些明显的区别。除了上述总结的三个方面以外,它们在使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地区不同,殡葬文化就有差别,因此,我们切不可完全生搬硬套。要因地制宜,灵活掌握,灵活运用。

相关文章

    选购席子的优质材质(选择席子时应优先考虑哪种材质)

    选购席子的优质材质(选择席子时应优先考虑哪种材质)

    苍溶溶 5599

    傲娇与骄傲的区别(傲娇与骄傲的异异)

    傲娇与骄傲的区别(傲娇与骄傲的异异)

    翦春雪 6592

    储藏贮藏区别(了解储藏和贮藏的差异)

    储藏贮藏区别(了解储藏和贮藏的差异)

    势勤 5242

    停表秒表区别(对比停表和秒表的特点)

    停表秒表区别(对比停表和秒表的特点)

    羊凯乐 6561

    借条和欠条有什么区别(借条与欠条的不同)

    借条和欠条有什么区别(借条与欠条的不同)

    势勤 5653

    借喻和暗喻的区别(借喻和暗喻的差异)

    借喻和暗喻的区别(借喻和暗喻的差异)

    鄂含雁 5150

    候与侯的区别(候与侯的异异)

    候与侯的区别(候与侯的异异)

    呼依白 56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