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最有效的七种惩罚方式(惩罚孩子的9个科学方法)

7160 旅蕾
摘要:孩子犯了错,造成了不良的后果,让他亲身体验并承担自已所犯错误造成的不良后果,从中接受教训;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

要不要惩罚孩子?结果当然是要的,只是作为父母,建立合理的惩罚制度很有必要。

惩罚孩子不只是单纯的发泄怒意,而是要巧妙的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在哪里,并且认可父母的指教,然后进行改正。接下来就来看看哪些惩罚孩子的手段有效且值得借鉴的吧!

1、自然后果惩罚

孩子犯了错,造成了不良的后果,让他亲身体验并承担自已所犯错误造成的不良后果,从中接受教训。

2、事先告知惩罚后果

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如果父母决定惩罚孩子,事先向孩子解释清楚后果,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

3、失去某些特别待遇

孩子们一般有自己喜欢的“特殊待遇”,如玩某个玩具、看某个动画片等。一旦孩子犯错,可以剥夺这个特权。但是,父母一定要慎重,不要一次剥夺太多,时间过长。

4、事不过三

“事不过三”能让孩子事先认识到重大后果。孩子犯错时,可以告诉他:' 这是第一次! ”并明确告诉他重大后果。

再犯时,“这是第二次!”最后告诉他“这是第三次!“事不过三, 马上实施预先警告的那个处罚。

5、 “量刑 ”要适当

惩罚必须以尊重孩子的人格,不伤害孩子的自尊为前提,目的是激起孩子的羞愧感。所以要避免态度粗暴、生硬、讽刺、挖苦,更不能恶语中伤或体罚孩子。

6、对于好的行为有所奖励

奖罚分明,才会给孩子树立起父母的威信,孩子才会真正地听从父母的教导。可以规定一些当孩子做了就会有奖励的事情,让孩子自觉往好的方面去发展与努力。

7、可以对不好的行为开“罚单”

如果孩子的年龄(-般5岁以上)足以使他明白好的行为接受奖金的含义,那么就会懂得要为不好的行为支付罚金。

比如,家长可以为孩子设定,不收拾玩具罚金为一枚一角硬币,和同伴打架罚金为两枚一角硬币...孩子们渴望能够用自己的钱去买玩具,所以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效果。

8、引导孩子转移注意力

有时候,父母把孩子带走,离开当时的处境,反而能够使他冷静下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孩子犯错后,不如带他出去走走,换个环境。

9、坚持一种管教方式

无论父母使用哪种管教方式,都应该事先给孩子解释清楚。如果试图尝试一种新的管教方式,要坚持一段时间看看效果,不要总是变换不同的方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