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是当今的哪里人(岳飞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南宋初期,赵勾在临安建立南宋,北宋被金所灭,人民要求收复中原,岳飞率领岳家军击败金,势力强大,赵勾和秦桧害怕会危害其统治,用12道金牌将他召回,秦桧用“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杀害。
宋朝是当时全世界最高度发展的农业文明社会,其农业以租佃制为主。宋代文明大大超过唐代文明,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宏大的进展。
(据史学家考证,在宋朝鼎盛之时,宋朝的经济总量占当时世界经济总量的80%以上。而在21世纪的当代,中国的经济总量只占世界经济总量的8%,美国的经济总量则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0%以上)
靖康二年(1127年)1月初,因为昏庸无能的北宋君臣指挥不当。
北宋都城东京汴梁被金国女真兵攻破,徽、钦二帝以及宋朝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被金俘虏,次年被金国灭亡,北宋宣告灭亡,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耻”。
赵勾,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3日-1187年11月9日) ,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1127年-1162年在位),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母为显仁皇后韦氏。
在位期间,他一面任用岳飞、韩世忠等抵抗金军和伪齐,一面任用汪伯彦、黄潜善、秦桧等负责对金媾和(交战国缔结和约,结束战争状态)。
绍兴十一年(1141年)冬达成绍兴和议,以放弃旧疆和对金称臣纳贡为代价,奠定了南宋在淮河、秦岭以南的偏安局面。
同年,削诸将兵权,并杀岳飞,此后长期委任秦桧为相,维持对金媾和路线。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在金海陵王完颜亮南侵失败后,赵构将皇位禅让给养子赵昚,自己作为太上皇帝退居德寿宫,颐养天年。
韩世忠(1090年1月26日 -1151年9月15日 ),字良臣,自号清凉居士,延安府绥德军(今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人 ,南宋名将、词人,民族英雄 ,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
韩世忠身材魁伟,勇猛过人。出身贫寒,十八岁时应募从军。他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金朝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又在平定各地叛乱中作出重大贡献。
韩世忠为人耿直,不肯依附权臣秦桧,曾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史称其“固将帅中社稷臣也” 。累迁至镇南、武安、宁国三镇节度使,封爵咸安郡王。晚年杜门谢客,口不谈兵,悠游西湖以自乐 。
秦桧(1090年—1155年11月18日) ,字会之,生于黄州,籍贯江宁(今江苏南京)。南宋初年宰相、奸臣,主和派、投降派 的代表人物。
秦桧在南宋朝廷内属于主和派、投降派,奉行割地、称臣、纳贡的议和政策。第二次拜相期间,他极力贬斥抗金将士,阻止恢复;同时结纳私党,斥逐异己,屡兴大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
自晋康耻以来,岳飞就力主北伐,救回被匈奴抓去之二帝,而把此时的皇帝摆在什么地位各位可想而知。
巩固江山岳飞可以上战场,但是只可以战胜,不可以讨伐匈奴,只能守,不能攻。这就产生了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
常言:“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然而岳飞功高,颇受人民爱戴,杀他对于皇帝来说会背上骂名,假手于人是政治家惯用的手段,谁要帮他解决岳飞这个问题就能够得到朝廷的权利。
身为宰相的秦桧呢?要么帮助解决岳飞,要么自动下课。孰轻孰重对于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政治家来说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杀岳飞的是皇帝,不是秦桧。秦桧只是被皇帝利用的工具罢了,要是皇帝没有杀心,秦桧定会顺从皇帝之意,君意不可违才可以争到朝廷的大权。这是奸臣贼子都知道的争权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