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是东汉还是西汉引进的(葡萄是如何传入中国的)
葡萄,是现代中国人餐桌上最常见的水果之一。我们现今看来司空见惯的水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却是他们吃不到的。
葡萄,在西汉武帝时期才传入中国,过程中伴随着一个伟大国家的崛起!
汉武帝是西汉第五位皇帝。在汉武帝之前,汉朝并不是东亚霸主。
当时的东亚霸主是匈奴,匈奴帝国势力极强,他们的国土西到天山葱岭、南至甘肃、北越贝加尔湖,东临渤海,幅员辽阔,国力强盛。
而汉朝自从高祖刘邦北击匈奴失利,就一直处于守势,几代天子都避免与匈奴发生直接冲突,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等到了汉武帝这一代,年少登基,年轻气盛的汉武帝看着经过祖、父两代积蓄,非常充盈的国库,决心打击匈奴,争夺东亚的霸权。
如果要打击匈奴,那么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斩断匈奴的重要臂助——西域。
两千年前的西域水草丰茂,又兼地域广大,因此生活着很多的人口,他们依水建城,一城便是一国。偌大的西域活跃着数十个国家,生长着数百万人口。
因为匈奴强大的国力,这些国家纷纷臣服,为匈奴提供高额的赋税。
因此汉武帝决心打掉匈奴对西域的控制,他派出张骞出使西域,寻找和匈奴不和的大月氏,以期望和他们达成同盟,从东西两方共同攻击西域。
张骞受命出使西域,但是很快就遇到了挫折——他被匈奴给抓了,全使团一百多人全部落网,无一逃脱。
当时的匈奴军臣单于为软化、拉拢张骞,打消其出使月氏的念头,对张骞使用了各种手段 。
但是张骞始终没有忘记汉武帝所交给自己的神圣使命,在匈奴一直留居了十年之久。
直到元光六年(前129年)才趁着匈奴防备松弛逃了出去,但是此时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原本居于伊犁河畔的月氏人已经被匈奴支持的乌孙国打败,逃往了中亚的咸海附近。
虽然张骞找到了月氏人,但是征服了大夏的月氏人因为获得了物产丰盈、对手稀少的新家园,不愿意再和强大的匈奴对抗,张骞的使命失败了。
虽然张骞此次出使没有达到目的,但是在沿途收集了丰富的地理和人文资料,这极大的开拓了汉朝人的眼界,也让中国的影响力第一次扩张到了传统华夏故地之外。
他回到长安后,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被封为太中大夫。
元狩四年(前119年),与汉朝争斗中失利的匈奴向西北退却,并且依靠西域的富庶人力财力继续与汉朝对抗。
汉武帝派张骞二次出使西域,联系西域各国,让他们脱离匈奴,朝贡汉朝。
张骞此时出使十分成功,不仅宣扬国威,将匈奴的一干小弟拉到汉朝这边,还带回了丰富的物产;
包括鹊纹芝麻、胡麻、无花果、甜瓜、西瓜、安石榴、绿豆、黄瓜、大葱、胡萝卜、胡蒜、番红花(藏红花)、 胡荽、胡桃、酒杯藤等等作物。
汉朝是中国第二个大统一王朝,也是中国第一个巩固统治的强大朝代,在汉朝灭亡之后,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四百余年的时间后才建立起又一个强势的大统一王朝。
如果从汉朝初年开始,到第二个强势王朝之间的时间间隔有近千年。
所以如果张骞没有开拓西域,那么中国人可能还需要一千年才能吃到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