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不授粉可以结瓜吗(怎么才能让黄瓜长得快结果多)

5662 艾语风
摘要:菜农朋友们都知道,黄瓜本身比较耐弱光,而且属于单性结实的蔬菜,也就是说不通过授粉也可以结瓜,因此,相对于其它果菜类蔬菜,黄瓜在反季节棚室栽培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现在距离春节越来越近,各种蔬菜的价格也迎来一年中的最好的时期,就今年的情况来看,各种蔬菜的价格比往年同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今年是菜农朋友难得一遇的丰收年,在现阶段的价格水平下,如何获得更好的产量,将是决定菜农朋友收益高低的关键所在。

菜农朋友们都知道,黄瓜本身比较耐弱光,而且属于单性结实的蔬菜,也就是说不通过授粉也可以结瓜,因此,相对于其它果菜类蔬菜,黄瓜在反季节棚室栽培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黄瓜属于比较高产的蔬菜类型,但是高产潜能的发挥,必须是在管理措施得当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实现。

在生产上,有不少菜农朋友对黄瓜的生长发育规律认识不是太清晰,管理上单凭自己的生产经验,难以做到精细化管理和科学管理,这样会对黄瓜快速形成产量继而增加收益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怎么管理才能让黄瓜的丰产潜能得到充分释放呢?总结起来要做好以下4个方面:

调控好温度是基本前提

在所有影响黄瓜生长的因素里面,温度是最为基础的一个前提,不管是地下的根系吸收水分养分,还是地上部分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温度都直接影响着这些生理活动的效率,自然也就影响到黄瓜能不能快速形成产量。

温度管理不当的话,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黄瓜出现化瓜,也就是已经长出了的小黄瓜,停止发育变黄然后掉落,一旦出现这种状况,对黄瓜产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黄瓜白天最高温应调控在25-30摄氏度之间,在这一温度范围内,能保障叶片的光合作用处于较高水平,同时也可以也可以增加植株的蒸腾作用。

这样一来就可以带动黄瓜根系对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影响吸收效率的提高,黄瓜快速生长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在夜晚,最低温(日出之前)不能低于10摄氏度,不然黄瓜容易出现生理障碍,甚至增加苦味瓜、畸形果的比例。前半夜温度可控制在15-20摄氏度之间

这样可以保证叶片里面的光合产物向果实部位运输,在后半夜应控制在10-15摄氏度,这样可以减少植株呼吸作用对营养物质的消耗,也就增加了营养物质的积累。

保障光照是产量快速形成的关键

咱们都知道,植物能实现生长靠的就是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因此光照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黄瓜产量形成的速度和最终产量的多少,黄瓜属于喜光但是又比较耐弱光的蔬菜。

也就是说在光照比较弱的时候,也能生长,但是要想长得好,长得快,就必须有充足的光照作为保障。

要保障黄瓜的光照,首先就是要有比较好的自然光,如果遇到阴天或雨雪天,就应该通过补光灯来认为补光。

增强光照强度的的另一个重要措施就是保证大棚膜的透光率,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确保大棚膜上面要减少灰尘附着,并通过适当放顶风等措施来减少棚膜上附着的雾滴。

同时保障充足光照的另一点就是去延长光照时间,一般而言黄瓜每天接受光照的时间应该维持在12-14小时。

这样对产量的形成比较有帮助,但是在冬季这一时长很难保障,弥补的办法就是用补光灯来补光,补光的时间分别放在造成揭开保温被之前,和下午盖上保温被之后为宜。

保证充足的二氧化碳供应,为黄瓜的快速生长提高充足原料

二氧化碳是黄瓜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这种原料供应的时间是不是充分及时,就直接决定着黄瓜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的速率。而仅靠棚室空气里面的二氧化碳含量,远远满足不了黄瓜形成产量的需要。

再加上冬季受温度限制,放风不能过于频繁,这就造成外界空气里面的二氧化碳也无法补充进来,结果就是黄瓜的产量形成速度受限于二氧化碳的供应不足。

要做好这一点就需要通过人工措施来补充二氧化碳,比较快捷的方式就是在棚室内悬挂吊带式二氧化碳发生器,里面的原料在温度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会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二氧化碳,相对来说比较省心。

有条件的也可以用废酸溶液与尿素进行反应,然后将反应产生的气体,用水过滤掉其中的氨气,然后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这种方法相对来说对设备要求较高,不过对生产面积比较大的种植区来说,有成本优势。

科学灌水,及时保障水分供应,有避免病害发生

大家对黄瓜的特点都比较熟悉,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含水量特别高,这也决定了黄瓜要实现快速生长和产量快速形成,及时的补充水分就非常重要,不然会不但影响黄瓜的产量也影响黄瓜的口感品质。

但是在反季节黄瓜栽培中,由于栽培环境比较封闭,如果给水太多,很容易造成棚室内相对湿度偏高,从而诱发霜霉病、角斑病、黑星病等侵染性病害的发生。

这些病害如果防治不当,往往会造成很大的损失,甚至因此而发生毁园的严重状况,因此在黄瓜的给水方面,咱们菜农朋友尤其要谨慎。

黄瓜给水要做到即满足黄瓜生长需要,又尽可能减少对环境湿度增加造成的不良影响。要做到这种平衡,首先应采取的方式就是采取膜下滴灌,这一点很关键,能很大程度上降低通过土壤表面向空气中蒸腾的水分量。

还需要注意,滴灌管在畦面上放置的位置,要尽可能靠近黄瓜根系,这样可以明显提高黄瓜根系对水分的有效利用率。

假如离得黄瓜根系太远,不但影响水分的吸收,而且还降低土壤的透气性,这样会对黄瓜根系吸收能力的发挥造成不良影响。

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黄瓜灌水的水温问题,冬季从地下直接抽出来的水,温度是很低的,用这样的水直接灌溉黄瓜,会在短时间内迅速降低土壤温度和棚室环境温度,而且容易造成根系的生理障碍,营销根系功能的发挥。

应对的措施,就是在棚室的一端放置储水桶,或者挖储水坑,将地下水提前抽出来,通过棚室内的温度补充,可以对里面的水起到加温作用,再用这些水灌溉,就可以比较明显的降低因为水温太低而对黄瓜正常生长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