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概念是什么(法律为什么在社会生活中如此重要)
法律是国家强制实施的,具有规范性、普遍性、权威性等特点,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掌握基本法律常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至关重要。
法律的分类
我国法律大体上可分为根本法和基本法。宪法是根本大法,除宪法以外的法律可称为基本法。
宪法是国家生活的总章程,适用于全体公民,基本法律,包括刑事、民事等法律,则将规则对象化,适用于某一类群体。宪法的法律地位是最高的,其法律效力也要高于基本法。
法律的制定
在我国,全国人大负责基本法律的制定和修改,也负责宪法的修改。值得一提的是,宪法的制定主体是全体人民。
具有立法提案权的机关或人员有:全国人大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代表、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务院、最高法和最高检。
立法流程:
法律草案的提出:具有立法提案权的机关和人员提出关于一部法律的创立、修改、废止等的建议。
法律草案的审议:立法机关对草案进行审查讨论,首先由全国人大有关委员会审议,然后由立法机关全体会议审议。
法律草案的表决与通过:法律草案的是否通过,由全国人大代表投票决定。对于修改宪法的草案,必须有三分之二的人投赞成票才能通过,对于基本法律和其他提案,则只要求一半的人赞成就可以通过。
法律的公布:
法律草案通过后,必须要经过公布才能具有法律效力,法律的公布一般由立法机关或者国家领导人执行。
民法相关知识
中国现行的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从2021年1月1日开始施行。
民法典的出台,意味着咱们以前熟知的婚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的废止。举个例子,以后遇到离婚分割财产等问题,正确的说法是“根据民法典规定”,而不是根据“婚姻法”。
民法典把之前的民法总则和民法分则合而为一,内容全面,规定了一个公民从出生到死亡的权利和义务。
一、婚姻家庭
要求:禁止包办买卖婚姻,禁止干涉婚姻自由,保护未成年、妇女、老人、残疾人,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遗弃家庭成员。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为近亲属。
配偶、父母、子女等为家庭成员。
无效婚姻:
1、重婚。2、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直系血亲结婚。3、有一方未满法定结婚年龄。
如果夫妻一方在婚前隐瞒重大疾病的,另一方得知后,可在一年内向法院申请撤销婚姻关系。
夫妻共同财产:
1、工资、奖金。
2、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比如做生意、炒股等获得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
4、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除指定由一方继承或受赠外。
5、其他。
个人财产:
1、婚前财产。
2、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例:一方被恶狗咬伤后,狗主人给付的赔偿款。
3、遗嘱或者赠与中,明确指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例:老人去世前,明确指出他们的遗产只给儿子,不给儿媳,遗产就是男方的个人财产了。
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例:男士的剃须刀,女士的化妆品。
5、其他。
离婚:
夫妻离婚,可以自行协商,也可以起诉离婚,人民法院对感情确实破裂,如重婚的、家暴虐待的、一方吸毒赌博的、分居2年以上的,经调解无效,应当准予离婚。
对于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之后又分居一年的夫妻,其中一方再次起诉离婚的,应当判决离婚。
因夫妻一方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过错方应该对另一方进行离婚损害赔偿,在分割财产时,可以酌情少分或不分。
离婚后,关于子女的抚养问题,未满2周岁的子女由母亲抚养,2到8岁的孩子则按照有利于孩子的原则决定跟父亲还是母亲,8岁以上的孩子应当遵循孩子自己的意见。
二、继承
法定继承:
第一顺序:子女、父母、配偶。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第一顺序优先,第二顺序不来沾边。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例1:张三婚后与妻子育有一子,生活过得十分幸福,但一场意外无情地夺去了他的生命,留下500万存款和一对妻儿,白发人送黑发人,张三的父母悲痛欲绝。
这个例子中,可以合法继承张三遗产的有且仅有他的妻子、儿子、父母。
例2:李四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父母早逝,家里有四兄弟,他排老大,为了帮助三个弟弟娶上媳妇,李四一心耽误了自己的终身大事,一直未娶。李四死后,继承人就是他的三个兄弟。
互有继承关系的二人在同一场意外中死亡,如何判定死亡时间的先后?
1、没有其他继承人的先死亡。例:甲是个孤儿,结婚后生了个女儿,不久后丈夫病逝,她独自拉扯女儿长大,送女儿出嫁,在一场大火中,甲和女儿都没能幸存。
由于甲除了女儿没有其他继承人,而女儿还有丈夫是继承人,则认定是甲先于女儿死亡。
2、都有其他继承人,辈分不同的,认定长辈先死亡。
3、都有其他继承人,辈分相同的,认定为同时死亡,两个人不发生相互继承。
代位继承:
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去世的,由继承人的晚辈直系血亲继承。例:老人的儿女先于老人去世,老人去世后,他的(外)孙、(外)曾孙都可以继承遗产,不受辈数的限制。
遗嘱、遗赠:
一个人可以通过立遗嘱的方式,对自己的合法财产进行处理,比如指定将遗产由某一个子女继承,或将遗产赠送给国家、慈善机构、或其他人。
遗嘱可分为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一人立有多份遗嘱,且内容有冲突的,以最后一份遗嘱为准。
有遗嘱的,优先遗嘱继承,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执行。
特别提示:
1、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继承权。例:A与前女友未婚生下一个孩子B,后与妻子结婚,A去世后,B有权享有A的遗产。
2、男女享有平等继承权。与传统的儿子独享继承权的习惯不一样,法律规定,父母去世后,女儿也可以主张继承权。
三、侵权责任
行为人对他人造成民事损害的,应该承担责任。
造成他人身体损害的,应当赔偿相关费用,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伙食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
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责任。醉酒、磕药后对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责任。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由饲养人承担责任。
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遭受损害的,学校应承担责任,如果学校能证明自己已经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可以不承担责任
在民法中,自然人按年龄区分,可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8周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已满8周岁未满18周岁)、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已满18周岁或已满16周岁、能够自给自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