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严简介(身为托孤大臣的李严为何会被诸葛亮罢黜)

5502 呼依白
摘要:李严是南阳人,“少为郡职吏,以才干称”,原本是刘表的手下。后来曹操率军南下,李严从秭归进入西川,投靠了益州牧刘璋,被任命为成都令,“复有能名”。刘备攻打益州时,李严被任命为护军,奉命率军抵抗,可是他却率军投靠刘备。

蜀汉章武三年,兵败而归的刘备病势沉重,临终前,他将诸葛亮召到了永安,将朝政托付给了诸葛亮等人,后世称为“白帝城托孤”。

其实蜀汉的托孤大臣并非只有诸葛亮一人,“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与此同时,李严还被授予统率全军的资格。可是多年后,诸葛亮为何不顾刘备遗诏,毅然废黜李严呢?

问题一:李严是何许人也?

李严是南阳人,“少为郡职吏,以才干称”,原本是刘表的手下。后来曹操率军南下,李严从秭归进入西川,投靠了益州牧刘璋,被任命为成都令,“复有能名”。

刘备攻打益州时,李严被任命为护军,奉命率军抵抗,可是他却率军投靠刘备。此后,李严担任犍为太守,多次平定叛乱,表现十分出色,被加封为辅汉将军。

夷陵之战后,刘备没有回到成都,而是来到了永安。与此同时,刘备下诏要李严到永安,封他为尚书令。尚书令是尚书台的长官,权力很大,在此之前的两任尚书令分别是法正、刘巴,他俩都深得刘备信任。

也就是说,此时的蜀汉其实有个两个政治中心,一个在成都,以刘禅、诸葛亮为首;一个在永安,以刘备、李严为首。

问题二:刘备托孤是怎么安排的?

章武三年二月,诸葛亮奉命从成都来到永安,刘备进行了最后的政治安排,“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简而言之就是“亮正严副”。

与此同时,刘备还有一道旨意,“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也就是说,刘备的让诸葛亮总理朝政的同时,让李严统率蜀汉的军队。

之前曾经说过,蜀汉内部分为三股政治力量,荆州集团、东州集团以及益州集团。益州集团一直对刘备的统治不满,甚至在刘备病重期间,居然有人造反。

刘备为稳固统治,用人原则是依靠荆州集团,拉拢东州集团,打压益州集团。白帝托孤体现了这一原则,诸葛亮是荆州集团的代表,而李严则是东州集团的核心。

问题三:李严为何会遭废黜?

刘备病死后,太子刘禅即位,原来的两个政治中心变成了一个。李严虽然奉命统率全军,可是他却因驻守永安,远离成都,逐渐失去了应有的权力。

此时诸葛亮在成都开府,“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在此期间,李严虽然不断升官,做到了骠骑将军,但仍然只控制永安附近地区。

230年,曹真率军进逼汉中,诸葛亮“命严将二万人赴汉中”,这一招有调虎离山的意思。虽然表面上看,李严仍然受到重用,但实际上他已经完全落入诸葛亮的控制之中。

231年,诸葛亮以军粮问题向李严发难,“乃废平为民,徒梓潼郡”。史学家田余庆认为“废徙李严是解决新人旧人之争的关键”。

所谓新人旧人指的是蜀汉内部的两个派系,也就是荆州集团、东州集团。此时诸葛亮的身体不好,他应该在考虑接班问题,而他认定的继承人是蒋琬、费祎等人,而这些人属于荆州集团。

但李严毕竟是托孤大臣,地位仅次于诸葛亮,按道理应该由他接替诸葛亮。如果这样,荆州集团就会失去原有的地位。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