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是什么意思中元节的由来(中元节是个什么节日)

5109 佴若彤
摘要:七月十五,道教称为:中元节。根据道教记载,七月十五是中元节,道教称之为“三元”,贯穿一年之中。三元节:包括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道教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三个因素,分别是:天、地、水,为此,相对应的出现“三元”:即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

老话说:“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看来七月十五是鬼门关打开,鬼魂全体出动之日。

民间俗称鬼节,多是祭祖的日子,也有的说是中元节、盂兰盆节等等,让人感觉眼花缭乱,一时分不清,到底是什么意思,下面我们一起探讨。

1、七月十五,民间称为祭祖节

我们探讨看到,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祭祖节,有的俗称“鬼节”、“施孤”,或者叫七月半、亡人节等等,多为民间祭祀祖先之日。

传说,这天地狱之门打开,所有鬼魂全体出动,阎王更他们放假,到人间吸食释放半月。因此,到了这天,常用祭祖的说法。

各地风俗不尽相同,有的地方接祖祭拜,有的地方上坟祭祖,还有的地方在十字路口,烧纸钱等等,给先祖送些金银财宝,让他们衣食无忧。

这天,民间祭拜祖先,感恩先祖和怀念先祖,更是传承孝道文化。

2、七月十五,道教称为:中元节

根据道教记载,七月十五是中元节,道教称之为“三元”,贯穿一年之中。

三元节:包括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道教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三个因素,分别是:天、地、水。

为此,相对应的出现“三元”:即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分别代表:天、地、水。

同时,又产生相对应的“三官”:天官、地官和水官。分别在一年之中,履行其相应职责。

上元节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天官赐福之日;到了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传说中的“鬼节”,为地官赦罪之日;而下元节是农历十月十五,水官解厄之日。

不难看出,道教称之为中元节,那佛教有什么说法呢?

3、七月十五,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但是,根据佛教记载,这天还被称为:盂兰盆节,各地寺院都举行相应的法会,被称为“盂兰盆会”。

在佛教中,农历七月是佛的欢喜月,而非“鬼节”

据佛经《盂兰盆经》记载,早在西晋时期,就记载有“目连救母”的故事,求教于佛,并于七月十五日这天,作盂兰盆以救其母。恰是传承孝道,感恩先祖之意。

后来,将这天定为一个民俗节日,重点是供奉佛祖。

那什么是“盂兰盆会”呢?有什么讲究盂兰盆,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救倒悬”,也就是解救在地狱受苦的鬼魂。

怎么办呢?就是人们用盆子盛着丰盛的美食,诚心诚意的敬献给佛僧,依靠他们解救先祖“倒悬”之苦。

小结

这回大家基本明白了吧!农历七月十五,从民俗、道教与佛教来看,相对称呼和目的不尽相同

民间俗称鬼节,也就是祭祖节;而道教称为中元节,地官赦罪;佛教是盂兰盆节,解倒悬之苦。看来,三者并不是一个节日三个不同名称,而是个并列关系。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