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路属于上海哪个区(上海淮海路见证了哪些历史)

5031 泣雅彤
摘要:淮海路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黄浦区,横贯东西,它东边从人民路开始,一直向西到凯旋路、虹桥路的交叉地方,也连接了南京西路和陕西南路。这条路作为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淮海路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繁忙的步行街,吸引着数以千计的游客和当地居民。这条闪耀着历史光芒的街道,展示了上海的现代化与文化传统的完美融合。

淮海路就像是上海的一条根脉,连接着历史、现在和未来。淮海路对于上海来说不仅仅是一条商业街,更是一种象征,充盈着无数的故事,见证了上海的兴衰荣辱,承载着这个城市的希望和梦想。

半个世纪前,周恩来曾在这里做地下工作,胡适之在探索中国教育,章太炎在这里开设了私塾,而张爱玲在这里度过了童年,钱钟书在这里写下了《围城》……

这里曾有上海人民为反抗压迫而举行的五卅运动大游行,成千上万的上海工人和市民走到了淮海路的街头,高声呼喊。

在这里附近的复兴路上曾有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国抗日军民不顾个人生命,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枪声响彻过淮海路的上空。

提到上海的历史,当然更绕不过淮海路的历史。下面我们将走近这条路,讲述一下属于这条路的故事。

曾是名扬海内外的霞飞路,为何又改名?

在巴黎有香榭丽大道,在纽约有第五大道,在北京有长安街……每一个城市的著名街道承载着一个城市的灵魂。而淮海路对于上海就是如此.

淮海路以前不叫淮海路,当年的上海租界林立,大上海被各个国家划分的四分五裂,有法租界、英租界、日租界等。每个租界地各自为政,很多国家在中国的地盘上建立了自己的小国。

他们所说的租界其实就是凡是画出来的地方,在里面就要遵守他们的法律,他们规则,当时的政府是无权过问的。所以当时租界鱼龙混杂,很多人靠着租界这种特殊的性质做事。

在1900年的时候,法国实力强大,他们趁机扩张在上海的地盘。这一次他们把淮海路囊括进去,在这里准备打造一条法式的商业街。

当时路的东边是西江路,西侧则是宝昌路。1906年这路合并后就改名为宝昌路,但是后来又改名了。法国人为了纪念他们的将军Joffre,于是改名为霞飞路。凡是看民国剧的人,或者看近代小说的人,肯定对这条路不陌生。

中国著名的小说《围城》中,曾经描写了海外留学方鸿渐的故事,淮海路在小说中时常被提及,当然那时候叫做霞飞路。

在小说中,主人公方鸿渐经常在霞飞路上闲逛,他对这条街道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霞飞路作为一个繁忙的商业街,展示了上海的现代化和繁荣,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物质欲望和社会变迁。通过淮海路的描写,钱钟书巧妙地表达了人物内心的焦虑和对现实的思考。

当然张爱玲的《红玫瑰和白玫瑰》也曾描写霞飞路,而且这条路还融入了故事情节之中,她通描写了淮海路的风景来暗示人物命运的转折点。

为什么这么多作家在小说中都提及这条路呢?

我们可以看看史料记载,在《淮海路110年与时俱进》中写道:

20年代,淮海路改建为柏油路面。1926年、1927年,无轨电车、公共汽车相继开通。混凝土在上海城市建筑广泛使用,使得淮海路底去的建筑建立于历史的最高点。

当年史料记载:1920年的前8年里,法租界共有欧洲人住宅423幢,而1920和1921两年里,就造了552幢。1923年培文公寓建成,为霞飞路上早期的现代化大楼。1925建成的法国总会俱乐部,为巴洛克式别墅,至今也是历史经典建筑。

上个世纪20年代距今已经100年,想想那个时期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军阀混战,饿殍满地。老百姓生死瞬间,食不果腹,卖儿卖女时常发生。这个景象在小说《老残游记》中写得十分地清楚。但是在上海呢?

这条霞飞路上确和全世界最时髦的东西接轨,霞飞路上歌舞升平,有着全球同步上映的电影院,有着全球最先流行的服饰和化妆品,有咖啡店、有大剧院等等。

所以这里成为商业中心之后自然也吸引了中国的精英在这里避难,在这里工作和生活。当时的商人、艺术家、作家、教授以及银行家、政治家都聚集这一带。

当解放战争打响以后,著名的淮海战役让共产党扭转战局。解放战争胜利之后,这条路正式改名为淮海路,至此这条路的名字再也改过。

有人说,一条霞飞路,半部民国史,一点也不错。这里曾经有柳林大厦、瑞安广场、香港广场、上海广场、中环广场,每个广场都背后都有一段曲折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浸润着时代的痕迹。但是民国历史犹如昙花一现,霞飞路再繁华,也是昨日旧梦。

为什么这条路能成为民国最摩登的路呢?

淮海路无疑是上海不可忽视的地标。

淮海路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黄浦区,横贯东西,它东边从人民路开始,一直向西到凯旋路、虹桥路的交叉地方,也连接了南京西路和陕西南路。

这条路作为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淮海路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繁忙的步行街,吸引着数以千计的游客和当地居民。这条闪耀着历史光芒的街道,展示了上海的现代化与文化传统的完美融合。

上海有那么多路,南京西路,衡山路,复兴路……为何是这条路成为了当时最摩登的路呢?

原来在一百多年前,法国人把这条路划到自己租界范围后,就有了雄心壮志。他们想把这条路打造成东方的香榭丽大道。于是在修建道路的时候,竭尽全力把法式的浪漫元素全部倾入这条路中。这就是做出的摩登和浪漫之源头了吧。

从那个时候开始,这条路就开始招揽全世界各地的商人在这里入驻。有俄国流亡的贵族,这在很多民国小说,比如蒋光慈的小说中也有提及俄国贵族流落上海在霞飞路生活的情节。

到了1936年俄国流亡贵族在这一带居住已经超过了这条路居住人口的一半。当然这里还有法国人、英国人、美国人、中国人等等。俨然这条路不仅仅是法国租界,而是一个国际性社区。

比如在文章《百年时尚街,一条淮海路》曾写道:

当年由俄罗斯贵族开设的店铺有近百家,其中特卡琴科兄弟咖啡馆是上海第一家花园大餐厅,茹科夫餐厅,每天在俄文版的《上海柴拉报》刊登菜单。

当年欧罗巴皮鞋公司、哥利郭里夫公司、女帽头饰公司、女装公司、童装制作公司,在引领时尚中名声大震,如今走红老字号的古今内衣、正章干洗等,也均是当年的俄侨开设的。正是这样,当时的霞飞路又俗称罗宋大马路。

这条路上有“中一”西服,首创了现成西服的销售模式;也有“正章”的干洗大王、“更有 “新世界”的时装衬衫、“美一”的女鞋、“盛炳记”的时髦进口化妆品,“沪江”美发这些老品牌引领了上海时尚,更在当时享誉海外。

这条街上入驻的商家都是名副其实的大品牌,有英国商人的私人定制服装店,有意大利人开设的咖啡馆,也有希腊人、捷克人开的皮鞋店等。

只要巴黎、伦敦、纽约流行什么,这里肯定第一时间也上新。这里的电影院也和全世界同步,这里的时尚元素何世界齐平。走在这条路上,谁也无法想象这是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这是在战火飘摇的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淮海路依然是走在中国时尚的最前沿,上海依然是大家心目中的时尚之都。八九十年代,很多新出的衣服款式都是效仿上海,伤害人可以把普通的中山装改一下领口,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或许时尚是骨子里的。

现在的淮海路沿街两旁是一座座时尚的购物中心、百货商店和精品店,满足了各种消费者的需求。

无论你是追求国际大牌还是喜欢本土设计,这里都能找到适合你的理想之物。步入这些时尚建筑,你会被琳琅满目的商品所吸引,不由自主地掏出钱包享受购物的乐趣。

除了购物,淮海路还拥有许多文化风景。你可以来到淮海公园,放松身心,欣赏美丽的花朵和优雅的湖泊。

或者你可以参观上海美术馆,欣赏中国艺术的精髓和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淮海路的文化氛围使其成为艺术家、学者和文化爱好者的聚集地。

在淮海路,你不仅可以品味到时尚与文化,还可以享受美食之旅。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这里的餐厅提供各种美味佳肴。

你可以尝试正宗的上海菜,品味传统的本帮菜系;或者你可以选择国际美食,体验各种口味的烹饪艺术。无论你是想寻找一家高档餐厅还是品尝街边小吃,淮海路都能满足你的味蕾。

从宝昌路到霞飞路再到淮海路,或许中间还有许许多多次名字的更迭,可是这条路一直都在,它从默默无闻到繁花似锦,有穿着旗袍的美人走过,有扛着机枪的抗日英雄走过,也有金发碧眼的洋人走过……这条路有独特的文化,也诉说着独特的中国。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