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策的历史原型是谁(真实历史上有公孙策这个人吗)

5488 佴若彤
摘要:公孙策,其实是民间说书人根据清代刑名师爷的角色塑造出来的,别说公孙策这个人,就是公孙策所代表的师爷这个角色,宋朝也是没有的。师爷流行于明清时期,有专职的刑名师爷、钱谷师爷等。这是因为明清的地方编制简略,朝廷没有给州县长官配备专业的幕职官。

在电视剧、京剧以及地方戏中,包公的脸都是黑色的。金超群饰演的包公形象根深蒂固。尔康的扮演者周杰,肖童的扮演者陆毅,遇到少年包青天时,都变黑了。

因为传说中包拯面黑如炭,所以一些明清小说又将包拯叫成“包黑子”。

真实的包拯貌若常人,并无什么异常之处,更别提额头上的月牙。黑包公只是坊间文人想象出来的形象。

故宫南薰殿旧藏历代名臣画像中,也有一幅包拯画像,绘出的包拯形象,长得浓眉大耳,面目慈祥,与一般的士大夫没什么不同。

这幅画像绘制的年代相当早,很可能是宋代传下来的。可以当作我们了解包公相貌最可靠的图像史料了。

至于包公身边得力助手,也是开封府三口铡刀的设计制造者师爷公孙策。影视作品中,他们风度翩翩,足智多谋。

像金超群版的范鸿轩、周杰和陆毅版的任泉、邓超版的赵阳,他们塑造的公孙策形象已深入人心,但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

公孙策,其实是民间说书人根据清代刑名师爷的角色塑造出来的。别说公孙策这个人,就是公孙策所代表的师爷这个角色,宋朝也是没有的。

师爷流行于明清时期,有专职的刑名师爷、钱谷师爷等。这是因为明清的地方编制简略,朝廷没有给州县长官配备专业的幕职官。

明清朝廷以八股取士,选拔出来的地方官,严重缺乏司法、理财等专业技能,因此不得不依赖刑名师爷、钱谷师爷,对付公务。

而宋代的地方政府,一般都配有主持具体政务的幕职官,比如开封府,设有判官、推官、司录参,左右军巡使、军巡判官等,都是负有司法职能的幕职官,根本就不需要像公孙策这样的刑名师爷。

对于电视剧《包青天》,你还有哪些印象最深的道具或人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尚方宝剑和三口铡刀。

尚方宝剑权力很大,可以上斩昏君,下斩佞臣。电视剧中,包公就有这样一把皇帝御赐的尚方宝剑。

其实宋代并没有御赐尚方宝剑的制度,直到明代万历年间,才出现了尚方宝剑之制,皇帝才经常给出巡的监察御史赐尚方宝剑,并赋予持剑人如皇帝亲临,先斩后奏的超级权力。

但这个东西,宋朝人是没有的。

看过电视剧《包青天》的人,肯定都会觉得开封府的那三口铡刀,霸气侧漏。“龙头铡”专杀贵族,“虎头铡”专杀官吏,“狗头铡”专杀平民。

实际上,包公的这三口铡刀,也是民间文人幻想出来的刑具,历朝历代都未见过,将铡刀列为行刑工具的。

很可能是元朝之后,民间文人从蒙古人用于铡草的铡刀获取灵感,才想到了给包公打造一幅铜铡的情节。但由于戏剧、小说传播极广,许多人都真的相信包公确实有这样三口铡刀。

目前建于开封市的人造景区——开封府,按照清代衙门样式与民间传说复制的宋代的开封府,里面也安放了三口铡刀。这种全然不顾历史史实,照搬电视剧的行为,实在是太误导游客了。

看完这篇文章,是不是感觉滤镜碎了一地。把电视剧当成娱乐看看倒也没什么,如果以为电视剧里讲的就是真实的历史,那么确实有点太天真无邪了。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