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是哪个部位的骨头(髌骨被切除后还能够走路吗)
自夏朝大禹时代起,中国祖先就用“五刑”来惩罚犯人。其中一种刑罚叫“割”,就是挖犯人的髌骨,使他不能再行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孙膑被庞涓辱骂,导致双侧髌骨脱臼。
古代没有无菌的概念,但不断总结出一些无菌手术的经验,比如把刀放在火里消毒,行刑前喝酒喷在刀上,涂上一些草药等。
执行后,但终究是做不到。不说古代,今天就来说说无菌手术。髌骨断了还能走路吗在没有刑法的时代,什么情况下应该切除髌骨?
什么是髌骨?
实际的髌骨通常称为膝盖骨。它在膝盖前面,用手可以触摸到。下图中“栗子”状的骨头就是髌骨。
髌骨虽小,结构简单,但用途却很大。其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髌骨形成一个重要的关节:髌股关节。如果这个关节发生炎症,就会引起膝关节疼痛和髌上囊积液。我们常说的髌骨软化症就是髌股关节。表面的软骨已经软化,而不是真正的髌骨。
髌骨通过肌腱和韧带连接大腿和小腿:大腿连接股四头肌腱,小腿连接髌韧带,用于伸展膝关节。 。股四头肌腱和髌骨韧带非常坚韧,因此当膝关节强烈弯曲时,可以拉扯髌骨,造成横向骨折。
什么时候需要手术切除髌骨?
由于髌骨也很有用,所以医生一般都会尽量保留髌骨。虽然关节置换手术时无法修复髌股关节表面,但医生会使用髌骨假体进行髌骨置换,而不是直接切除髌骨。
然而,医生也不是万能的。以下情况,可能无法保留髌骨或没有效果,医生就会将其切除:如髌骨恶性肿瘤、髌骨结核损伤严重、髌骨严重粉碎等。
医生经常在骨折时切除髌骨,骨折后畸形愈合会导致髌股关节表面凹凸不平,导致严重的髌骨软化症。与古代行刑不同,髌骨骨折
髌骨切除后还能走路吗
古代在残害过程中切除髌骨后,不缝合伤口或重建韧带、肌腱的功能。尽管患者没有因感染而死亡,但他仍然无法行走。例如,孙膑被处决后,他的余生只能依靠轮椅度过。
现在,在髌骨切除后,我们将对韧带和肌腱进行功能重建。我们可以直接缝合股四头肌和髌韧带,也可以用其他韧带和肌腱进行重建。这只会减少约 30% 的膝关节伸展力矩。
结果,当膝关节伸直时,最后10°~15°的伸展功能降低,这意味着膝关节无法伸直。即使影响行走,仍然可以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