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峰出行是什么意思(盘点错峰出游值得是哪些方面)
很多人说,赶“峰”出行的都是时间紧、钱紧的普通大众,要时间没时间,要钱没钱,请假还要扣工资,只能选择人多的时候出行,既然如此,咱们就算两笔账。
第一笔,经济账
我们看两组组航司价格对比。
以北京到上海5月3日、4日价格进行对比,可见4日(工作日)价格为3日价格59.6%(不含基建燃油),从5月份价格日历来看,工作日价格也基本上在490元—648元之间,远低于五一期间价格。
或许你觉得一线城市本身就很“热”,那再来看看二三线城市价格。
5月3日保定飞往宁波机票1200元,5月5日,同航线机票价格为410元(5月4日无该航次,不具备对比性),即5日价格为3日价格的34.2%。
如果交通方式变化为自驾,咱们再算算这个数据。以北京到东戴河为驾驶路段,燃油车为交通工具,非旅游时段高速通行费为110元(选择最佳路径,即高速里程为285公里)。
燃油车暂定为排量2.0L7座以下小轿车,高速油耗约为7.2L/100KM,燃油费用约为160元。即全程费用约为270元。
因“五一”高速免费,在车辆不变、燃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再对上述数据进行计算,因高速部分通行路段拥堵,油耗上升空间较大,考虑各方面因素,暂定油耗为8.0L/100KM,则燃油费约为180元。
此组数据对比,燃油车假期出行数据较为喜人,在不考虑停车费和拥堵路段等待的焦灼的情况下,燃油车出行还算是比较经济的方式。
至于火车票价格基本不会有波动,唯一的问题是可能提前十几天都抢不到票,个中滋味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体会吧。
“五一”期间价格已无从查证,咱就看看“五一”之后这几家的房价,并结合网络发布的截图,参考对比如下:
不想被刀,其他地区情况请看官们自行脑补。
吃就更不用说了,一要排队,二要忍受哄抬的物价,三要看服务员脸色,何苦呢?
第二笔,综合账
算了食、住、行,咱再算算心理承受能力和其他方面吧。
这几天景区大打出手的新闻没少见吧?有索道上打起来的,有饭店打起来的,有抢车位打起来的,为啥打?打的是个啥呢?
因为时间都很宝贵,却各种方式浪费在堵车、堵排队上面,想想好不容易出个门,却还得带着老婆孩子跟着排长龙,憋着一肚子火,但凡是有个导火索估计就得炸吧!
五天的假期看着不短,实际却是两个周末和一个“五一”拼凑出来的,“五一”前你要调休一个周末,“五一”后你还要调休一个周末,原本工作就在各种赶进度,假期你要开车,要抢票,要赶场。
说是去某地吃好吃的,可是早上出发的时候你带了一堆面包饼干和泡面,中午在服务区挤厕所吃盒饭,晚上排了一两个小时才能吃上一顿正经饭。
积食、生物钟紊乱,五天下来,别说上班没精神,怕是吃饭都只想叫外卖了吧?
所以还是尽量错峰吧!错的不仅是人和车的高峰,还有坏情绪积压的高峰。三五好友哪怕周边爬爬山、看看水、煮煮茶,都好过人从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