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能吃黄芪(经期期间是否适宜食用黄芪)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是中药常见的一种草本植物,也被称为黄芪、白芪。
黄芪性温和、味甘微苦,每100克黄芪干品中含有蛋白质约17.4-15.8克,碳水化合物约43.6-54.7克,总皂苷2440-5120毫克,总黄酮26.5-37.3毫克等,是中药材界里的营养霸主。
黄芪自古就有百草之首的美称,有益气健脾、养生滋补、抗疲劳、改善睡眠等作用。
经期能否食用黄芪
很多女性在经期都会有一些生理上的不适,恰巧黄芪具备一定的调理作用,那么经期能否食用黄芪呢?
实际上,黄芪并不适宜在经期食用,尤其是经血过多、津液伤和中气不足等情况下,更应避免食用黄芪。
道理其实很简单,黄芪具有补气、补虚的功效,过于充足的气血可能对经血的排出不利,也可能会造成经血的内滞外溢,导致经量增多、血块等症状加重,影响身体健康。
黄芪的适宜人群
通常情况下,黄芪适宜体质虚弱、大病初愈等需要身体恢复的人群食用。
另外,对于需要剧烈运动、高强度劳动或熬夜等人群,黄芪也是极佳的选择。以下几类人群可以适宜食用黄芪:
1.体质虚弱、易疲劳的人
黄芪原本对人体的作用就是补充体力,让人更有精神。对于平时工作量大,身体疲劳的人来说,食用黄芪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黄芪能够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提高人体抗疲劳、抗病能力。
2.肝脾肾功能较差的人
在这个以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现代社会,很多人的肝脾肾功能都遭受着各种程度的损害。
黄芪中的多糖能够加强胃肠吸收功能,增强脾胃消化力,缓解消化不良等症状,对于身体虚弱、易感冒、食欲不振的人,黄芪有较好的保健效果。
3.习惯出汗较多或长期腰疼的人
黄芪有“生肌、止痛”之妙用。长期出汗过多,或者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腰疼不适,都可以适当食用黄芪。
黄芪能够温补肾气,增强人体自我修复能力,尤其在运动前后食用黄芪,可以改善运动后的身体疲劳感,促进机体恢复。
黄芪的食用方法
1.黄芪煲鸡汤
黄芪与鸡肉一起煲汤,是中医推崇的一种食疗方法,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还能够补肾壮阳、健脾胃,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药食。
2.黄芪炖羊肉
黄芪与羊肉一起炖,能够大大提升营养丰富度,不仅可以帮助身体补阳,还能够防止气滞血瘀,改善脾胃不好的症状。如果羊肉煮到酥软,汤汁也变得浓郁,口感也更加鲜美。
3.黄芪薏米粥
将黄芪、薏米以及其它合适的食材加水煮成粥,除了可以为体力不佳的人提供足够的营养外,还能够促进胃肠的吸收、代谢和对食物的消化。
结语
黄芪虽然是一味常见的中药材,但仍需要在适宜的时候食用。
在经期这段时间,黄芪还是不太建议进行食用,尤其是有影响经血排出的功效,可能会带来更多身体上的不适。
如果你出现疲劳,食欲不佳等生理问题,或者需要强身健体,可以适度使用黄芪来补充营养、增强体质。
当然,在食用黄芪的时候,也要选择正规的药材,遵照饮食调理原则,药物使用量应严格掌控,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