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酒酥油茶是哪个族的传统食品(藏族的饮食文化特点)
西藏在自己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很多与其他民族所不同的独特风俗,饮食方面也不例外。
藏族饮食文化特点
当饮食变成了一种文化习俗之后,就预示着已经形成了固定的饮食习惯。
而这种习惯的养成与地域、思想,以及千百年来不断传承的人文精神都有很大关系。从4000多年前的上古时期历经沧桑巨变,依然能够沉淀下来的饮食习惯才可以称为饮食文化。
由于藏族人的活动区域海拔比较高,所以能够栽种的农作物品种相对来说比较少。虽然他们日常生活中也以米、麦为主,但是比较高产又最常见的却是青稞。
在藏语中它又被称为“乃”、裸大麦、米大麦等,是农作物大麦的一种特殊类型。
如果从历史角度去了解青稞,可以发现这种粮食作物早在西周以前,就已经出现在了中原地区的土地上,后来藏族人经过驯化和栽培之后,终于让青稞在雪域高原上安家落户。
从这个方面来看藏族人食用青稞的历史,基本上与其民族历史不相上下。
据考古发现青藏高原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早栽培青稞的地区。考古专家在藏族贡嘎昌果沟遗址中,发现了3500年之前的古青稞碳化颗粒。
也就是说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生活在这个地区的藏民就已经开始使用青稞。
直到现在社会青稞也依然是藏民的主食,将其去壳炒熟磨成粉加水和成面团就是藏族特色美食糌粑。
可以说在藏族人的饮食字典中,酥油、青稞、茶、牛羊肉以及食盐,是他们不可或缺的日常饮食必备食物。
藏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食品结构和饮食习惯。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被称为西藏饮食的“四宝”,此外,还有青稞酒和各式奶制品。
酥油茶是西藏的藏族人不可缺少的饮料,以酥油,砖茶,盐为主料制作。
同时,酥油茶还是一种药膳,不仅可以治高原反应,还可以预防因天气干燥而嘴唇爆裂,暖呼身体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糌粑是西藏的一种特色小吃,也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将青稞洗净、晾干、炒熟后磨成的面粉,食用时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用手捏成团即可。
它不仅便于食用,营养丰富、热量高,很适合充饥御寒,还便于携带和储藏。
青稞酒,藏语叫做“羌qiang”,是用青藏高原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酒的特点是不上头、不口干、醒酒快、男女皆宜。
它是西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
藏民饮食必备牛羊肉。在藏族地区既有令人垂涎三尺的手抓羊肉和风干牛肉,同时也有独具特色的烤全羊大餐。相信去过藏区旅游的人,都曾吃到过最正宗的牛羊肉美食。
手抓羊肉作为藏族地区最有特色的代表美食,不仅有几千年的饮食文化积淀,同时也拥有极具藏族饮食习俗中的独特魅力。
冷吃、热吃、煎吃三种吃法不仅令人为之沉醉,而且也是藏民招待远方贵客到来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