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判词是什么(薛宝钗和林黛玉为什么共用一首判词)

7837 鄂含雁
摘要:“可叹停机德,堪叹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金陵十二钗正册这首判词,毫无疑问讲述林黛玉和薛宝钗。可问题就此出现:为什么别人都是一人一首,只有钗黛二人合一,共享这一首判词和图画?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子带他来到薄命司,查阅金陵十二钗三册判词。又副册、副册只看了一二人,到正册便仔细阅读起来。

(第五回)宝玉看了仍不解。便又掷了,再去取"正册"看。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

可叹停机德,堪叹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金陵十二钗正册这首判词,毫无疑问讲述林黛玉和薛宝钗。可问题就此出现:为什么别人都是一人一首,只有钗黛二人合一,共享这一首判词和图画?

要说清这件事非常复杂,原因却又很简单,只因钗黛二人本是一人。

第一回,甄士隐梦中遇到僧道二人讲述一段仙缘故事,就是钗黛合一的关键。

本文不从头讲述,反推故事来揭开这个谜题。神瑛侍者下凡是整个故事开始。说他“凡心偶炽”,便是生出凡俗之心。

什么原因导致?因有一女仙对他生出感情,让他不知如何应对。这女仙便是绛珠仙子。

绛珠仙子从何而来?她本体是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草,因神瑛侍者喜欢,用甘露浇灌,得以久延岁月。又吸收天地精华,雨露滋养而化身为人。

重点便在这里,需要注意三点。

一,绛珠仙子不是绛珠草,而是绛珠草和甘露合二为一,化身为的女体。

二,神瑛侍者喜爱绛珠草,未必喜欢绛珠仙子。

三,神瑛侍者下凡为了结“凡心偶炽”,就是斩断与绛珠仙子的因果。

梳理了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前生,就会发现她们判词合一的原因。

林黛玉的前世是绛珠草,她是草木之人。薛宝钗的前世是甘露,金生水,她是金玉之人。

正是绛珠草吸收了甘露,得到滋养才打下基础,二者合一为绛珠仙子。只可惜,神瑛侍者喜欢那株草,不是那个人。才有下凡历劫之事。

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绛珠仙子所化,才有了今生与贾宝玉纠缠不清的姻缘故事,

再说林黛玉有先天禀赋不足之病,何以故?绛珠草禀赋柔弱是一,她要回报甘露滋养之恩为二。

薛宝钗有先天火毒,源于禀赋太盛。甘露本身便为大滋补之物,自然远胜人参、肉桂等热性之物。

是以,癞头和尚给她冷香丸配方外,还有一团异香异气的药引子。

这个药引子是什么?显然就是绛珠草的草木精华!

冷香丸在药引基础上,需要的四季花蕊,便是“天地精华”。再和以雨露霜雪,便是“雨露滋养”。

“甘露”薛宝钗接连服食绛珠草的草木精华,再辅助“天地精华”“雨露滋养”,岂不就是再造绛珠仙子的过程?

绛珠草抽取大部分草木精华做冷香丸药引,林黛玉出生自然体弱不得长久。等林黛玉一死,薛宝钗吃了全部冷香丸,不就又是绛珠仙子?

前世甘露毫无保留被绛珠草吸收,化为绛珠仙子。

今生绛珠草毫无保留被甘露“吃掉”,化为绛珠仙子。

贾宝玉因何离薛宝钗而去?皆因神瑛侍者与绛珠仙子缘尽于此。他真正喜欢的,只有绛珠草。

以上是因神话设定,对林黛玉和薛宝钗判词合一的推断。

回到现实,林黛玉和薛宝钗也是互补。

林黛玉一如女儿之前半生,十八岁少女戛然而止。

薛宝钗一如妇人之后半生,嫁为人妇重德重贤。

林黛玉在“才”,薛宝钗在“德”,就是彼时女儿人生的两个阶段。

一如金庸笔下的“黄蓉”,射雕时美丽可爱动人。神雕时娴静忠贞厚德。可谓钗黛合一人物。

关键是她二人,实为贾宝玉人生最重。

金陵十二钗判词,是给贾宝玉观看,完全为他量身打造。最重要人物必然在一起。

林黛玉是挚爱,刻骨铭心。

薛宝钗是妻子,携手同心。

从原文线索可知,贾宝玉以林黛玉为发妻,薛宝钗为续弦,两者心有不同,终究无分轩轾。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在一起,一如可与贾宝玉合葬的发妻和续弦。

以上几点便是钗黛判词合一的原因,读书人当从原文中读出更多线索,不多赘述。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5438609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